Timmelsjoch
預報大部分時間都下小雨至中雨。食完早餐見到陰天,暫時未至於會大雨,照舊往Timmelsjoch推進。不算太熱門的山路,意大利與奥地利連接道路還有更多快捷的路可揀,這段路變成了主要是觀光性質,特別是奥地利那一面是要收費的。
再加上陰雨,車流更少,這是最大的好處。山路不算好斜,但長度有30公里並上升1800米。過程甚少大濕身,山上只是偶然下毛雨,不足為患。有趣是忽然感到一陣寒氣,接著就下雨,相信是我的高度已經同雲的底層接釀,因此能感受出水氣飄至。
只是雲太厚,看不清風景,只知山勢險要,一邊往往是深崖,是大山大水型山路多過人家碧玉類。有時雲露出一點罅隙,可以見到對面不凡的山景。中途見到前面有巨山,有條之字山路通往高處,再延伸到山後,看來我就是要行這條路,距離似是高不可攀。
有單車網站與它跟Stelvio比較,因為從高點下望是一大串髮夾彎,可是上到二千米左右已活在雲層中,像香港最大霧時能見度只有十幾廿米,連前面是直路或彎位都弄不清。行這條路最重要的裝備是強力頭尾墱,好明顯當對頭車見到我的閃閃頭燈,車速立即由慢變成更慢,像見到地下有牛糞般踮住腳經過。
另外隧道超多,沒記錯的話有14條,有些得幾十米,最長那條五六百米但就有燈,此山路總算是安全。
沿路有三個像貨卡的新派石屎建築懸空在崖上,是有關該地域的展覽。最頂的一樣正正在於山坳,介紹Timmelsjoch的出現經過。在1959年通車,因海拔高,不單冬天無法開工,夏天有時也時也有積雪,工人的工資特別高。我在接近山坳最高點時也見路旁的草地有殘雪,因此氣溫其實好低。只有單車衫加風褸,其他人都穿厚衣服上來,但奇怪又不覺得超凍。
落山時就感受到溫度的變化了,要時不時停一停,一來吹得手腳有點僵硬不利控制單車,二來要給煞車碟冷卻一下。過長隧道時後面有車,於是減速兼貼右,但對方無論如何也不爬頭,雖然大霧但明明隧道是完全平直,對面線明顯無車,出了隧道後它亦如是,我開車暗罵它太好禮貎到一直威脅我的安全。最後要停低車,它才不太情願地爬頭,是部露營車。過了我頭後它竟然比我更慢,用十幾公里時間爬行。前面是個髮夾彎,因為有對頭車,它甚至停了在彎心,搞到後面一列車不知如何是好。 歐洲也有這樣笨的駕駛者,沒信心就別開這麼大部露營車,開的話也別開上山吧,太危險了。在另一個髮夾彎,有部拉利聲大大衝上來,扭彎時完全過了火位,下山的電單車醒目,老早煞到近乎停低避開一劫。這種有錢霸王又是討厭。
雖然今天沒法看到很多風景,但惡劣天氣反而感受到高山的威力。回到酒店,雙手因連續下山而麻痺了。
問酒店借了工具,在戶外換埋後煞車皮。
https://www.relive.cc/view/1056501997
Comments
有錢霸王全世界都是差不多吧
Please login to save your comment